检测到您当前使用浏览器版本过于老旧,会导致无法正常浏览网站;请您使用电脑里的其他浏览器如:360、QQ、搜狗浏览器的极速模式浏览,或者使用谷歌、火狐等浏览器。

下载Firefox

新闻公告

校内新闻

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学科建设新成就巡礼(二)

发布时间:2023-03-07 04:48:07 编辑:

1月7日,我们推出了中国人民大学学科建设新成就巡礼(一),聚焦“优优学科”,充分展示了学校学科建设的显著成绩。

让我们继续关注学科建设新成就巡礼(二),聚焦“强优学科”,进一步了解中国人民大学坚持守正创新、踔厉奋发,以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为学科建设总体目标,立足学科建设成果、特色与优势,构建“独树一帜”学科布局的生动实践和丰硕成果。

01 哲学学科

守正创新,面向未来,建设体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哲学学科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科是国内哲学教学、科研、咨政和培养高级人才的重镇,是目前国内高校规模最大、学科配备最齐全、人才培养体系完善的哲学学科,产生了新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本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第一批哲学硕士点和第一批哲学博士点、第一批哲学博士后流动站,被誉为“新中国哲学教育的工作母机”。

一、扎根中国,独树一帜,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引领,探索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哲学问题

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建设,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为创造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贡献哲学思想资源。近年来,以陈先达教授为旗帜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团队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等主流媒体和学术刊物发表文章200余篇,厚植文化自信的理论基础、增强文化自信的理论底气,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担当意识。

(陈先达教授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发表整版理论文章)

二、强基博识,问题导向,遵循哲学学科发展规律,加强哲学教学改革创新探索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加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推进哲学课程体系改革创新。立足重大教学与科研项目,依托跨学科交叉平台,凝聚高水平教学与研究团队,在夯实哲学基础理论教学与研究的同时,形成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促进教学与科研相互转化。探索具有人大风格、中国特色、国际水准的本硕博一体化哲学人才培养之路。

(探索具有人大风格、中国特色、国际水准的本硕博一体化哲学人才培养之路)

三、深耕厚植,融会贯通,持续创造学术精品力作,努力建构当代中国哲学知识体系

面向中国问题,扩展国际视野,探究当代中国哲学创新形态。近年来代表性成果有《陈先达文集》14 卷本、《罗国杰文集》6卷本、《夏甄陶文集》6卷本、《方立天文集》12册、张立文和合学系列论著、李秋零主持编译《康德著作全集》9卷本、刘大椿等《中国近现代科技转型的历史轨迹与哲学反思》2卷本、吴付来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道德理论与实践研究丛书》10卷本、姚新中主编《当代中国哲学创新研究》3卷本、聂敏里主编策勒《古希腊哲学史》6卷本等。

(近年来人大哲学学者代表性成果)

四、立足现实,资政育人,加强伦理学和宗教学基地建设,打造社会服务的高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负责起草《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倡导“以德治国”。近年来与首都文明办合作开展“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白皮书编制暨文明指数调查研究项目”,开启道德治理新篇章。受中央统战部和教育部委托,由哲学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具体实施,先后举办十七期爱国宗教界人士研修班,贯彻党的宗教工作方针,充分发挥爱国宗教界人士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被誉为我国高等教育服务国家战略的典范。

(第十六期爱国宗教界人士研修班开班典礼)

02 政治学学科

历史政治学与中国自主政治学知识体系的建构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在“双一流”首轮评估中成绩优异,被教育部一流学科专家评审委员会誉为“最具优势的中国政治学学科阵地”。近年来,人大政治学在学科建设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提出和推动的历史政治学是建构中国自主政治学知识体系的方法论基础。


一、时代呼唤中国自主政治学知识体系

一百多年来,西方政治学流行的方法论先是主张代议制政府是最好的制度形式的制度主义,然后是鼓吹“历史终结论”即代议制民主是最好政府形式的理性选择主义。中国政治学乃至整个社会科学受西方影响很大,以这些方法论和史观去研究中国政治,形成学科和政治之间的张力,巨大地制约了中国政治学的发展。时代呼唤“中国性”政治学。

(英文国际期刊《中国政治学评论》(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于2021年与2022年出版两期专刊,聚焦历史政治学与中国政治学研究议程)

(历史政治学代表性著作,其中杨光斌教授所著《中国政治认识论》为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成果,任锋教授所著《立国思想家与治体代兴》获北京市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二、中国自主政治学知识体系的方法论基础

没有自己的方法论,就不可能有自主知识体系。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提出的基于中国历史文化的方法论即由历史本体论、历史连续性和时间空间化所构成的历史政治学,试图回答重大现实和理论问题的历史渊源与时间性因果机制;并认为历史本体论决定了制度变迁方式,制度变迁方式的差异性必然产生不同的政治理论。沿着历史政治学的研究路径,人大政治学对政治学的一系列基础概念进行重新解释,中国政治学原理正在被重构,历史政治学的人才培养得以展开,教材建设取得重大成果,中国自主政治学知识体系正得以实质性建构。

(2022年首届“政治学-历史学”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启动暨2022级历史与政治实验班开班仪式)

(陈岳教授主编的《国际政治学》和杨光斌教授主编的《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导论》(第二版)两本教材荣获首届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二等奖)

三、以基础研究成果服务国家大战略

此外,人大政治学中的国际关系理论、世界政治学、国家安全与战略等领域的研究在中国具有领先地位,政治学基础理论系列研究成果和政策性研究诸多成果受到高度重视。


(总体国家安全观与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研讨会)

03 中国史学科

五十载为国修清史,探索人大史学“独树一帜”的发展新路

中国史学科是海内外史学研究重镇。近年来,除继续保持在秦汉、唐宋、清史、民国史等断代史方向的优势外,致力于探索中国史自主知识体系,大力发展新兴前沿与交叉方向,打造一流期刊方阵,产出精品力作。

一、为国修清史,探索中国史自主知识体系

自1972年正式成立“清史研究小组”以来,以戴逸先生为首的人大清史团队始终牢记周恩来、董必武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殷切嘱托,将纂修《清史》作为首要任务。2002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原文化部、国家清史纂修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戴逸先生领衔的团队和全国同行一起,始终奋战在新中国最大的文化工程——国家清史纂修工程第一线。至2018年10月,新修《清史》103卷105册3200余万字完成全部印制稿,正式提请中央验收。新修《清史》是新时代立足于断代史、整体探索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重要尝试。《戴逸文集》12种14册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史学研究特别是清史学科发展轨迹,也反映了清史纂修的历程。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翻阅清史著作)

(《清史》送审稿103卷105册)

(《戴逸文集》12种14册)

二、形成人大特色期刊品牌,打造一流精品力作

《清史研究》《新史学》《唐宋历史评论》三种刊物进入CSSCI来源目录,位居国内高校史学机构第一。《民国史研究》《生态史研究》《西域历史语言研究集刊》《蒙古学研究丛刊》《北方民族考古》等构成全方位服务学界的集刊方阵。《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涵盖六种语言,已成为国际范围内信息最丰富的清史研究信息平台。

2016年以来,中国史学科产出多部有影响力的作品,如《李文海文集》(8卷本)、《凌力文集》(10卷本,凌力系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王子今主编《秦直道丛书》(8卷本)、《百年清史研究史》(已出7卷)、黄兴涛著《重塑中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乌云毕力格等编著《蒙古游牧图——日本天理图书馆所藏手绘蒙古游牧图及研究》等。本学科获得第八届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4项;第十四届至第十六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6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第五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5项,全国最多。2016年以来,中国史学科教师在《历史研究》发表文章21篇,同期国内高校第一。

三、着眼“新文科”,倡导“新史学”,培育前沿与交叉方向

近二十余年来,人大中国史学科是国内推动“新史学”发展的重要力量。2016年以来,学科生态史、西域历史语言、数字史学、历史政治学、公共史学、医疗史等新兴前沿与交叉方向蓬勃发展。生态史研究中心已成为海内外生态环境史研究的重镇;西域历史语言研究团队在藏文、满文、蒙文、西夏文、粟特文等历史语言的研究上具有重要国际影响,西域文书整理与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创办数字清史实验室,打造海内外一流清史数据建设高地;新成立中华文史跨学科研究平台。与国际关系学院合办的历史与政治实验班,与经济学院、社会与人口学院合办的经济社会历史科学实验班均为国内人才培养创举。中国史与考古学交叉探索中华文明起源,陈胜前撰写的《史前中国的文化基因》一文得到中央主要领导的重视和批示,对推动新时期考古学发展起到较大作用,2022年中国国内十大考古新闻,人大两项目入选。

(2019年生态史研究中心“历史、人文视野下的自然与健康”国际学术研讨会)

(西域文书研究团队代表性成果)

(陈胜前《史前中国的文化基因》一文获批示)

(数字清史实验室(清史数据共享平台))

04 信息资源管理学科

以数据赋能社会,以历史预见未来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原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从创建新中国档案学高等教育出发,经70年发展,成为学科门类齐全、特色鲜明的信息资源管理教学和科研重镇。

一、面向国家数字化转型战略需要,培育数智时代信管创新人才

以数据管理和数字人文为双轮,全面推动人才培养的数字化转型。三个本科专业全部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本科生层次开办全国首个数字人文荣誉辅修学位,在研究生层次开办全国首个数字人文硕士和博士学位项目。先后推出基于“双数计划”(“未来数据人才计划”与“数字人文菁英计划”)的高层次本科人才培养项目、新媒体运营- 数据管理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数字社会与数据治理实验班、MlisDA项目(非全日制图书情报专业硕士数据管理方向)。其中,数字人文领域的多项教学成果先后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创新奖、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北京市教学成果奖、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等多项国际国内重量级教学荣誉。

(信息资源管理学科人才培养项目)

(《数字记忆建构的理论与方法》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数据科学导论》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 “四位一体数字记忆人才培养:数字遗产融入高等教育新模式”项目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世界遗产教育创新案例卓越之星奖(Award: Star of Outstanding))

(师生开展“双数实践课堂”教学活动)

(学院首届MlisDA新生见面)

二、深耕文献保护与数据治理,布局信管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凸显学科红色基因和特色优势,推动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自主知识体系战略布局。近5年来实现科研跨越式发展,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获批数大幅提升。在文献遗产修复保护、数据治理与开发、文化数字化等方向形成人大学派,建设中国红色文献档案资源库和“北京记忆”平台,形成信管科研“大”成果。打造4个“大先生”科研团队,9大研究机构平台,3大系列高水平学术会议平台,5大学术成果发布平台,擦亮信管科研“大”品牌。

(2017年来获批国家社科基金27项、国家自科基金12项)

(冯惠玲教授获得第八届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第18届中国信息资源管理论坛(学科内第一个一级学科交流平台,至今持续19年)全体与会代表合影)

(创办数字人文领域首本有正式刊号的学术期刊《数字人文研究》)

三、服务社会治理和文化建设大局,持续输出信息资源管理中国方案

近5来,学院承担《档案法》修订及其他多项档案法规标准研究任务,信息资源产业、红色档案保护与开发、奥运遗产保护、大数据管理等方面的资政报告获国家领导人等重要批示近20次。深度参与学科领域内三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EC/ITU-T)的国际标准起草与制定,完成15项、正在进行12项。全面主持中国大百科全书档案学卷编纂工作,承担布达拉宫贝叶经保护等课题,数字记忆系列数字资源产品正在全面发挥社会效益。依托品牌信息分析综合研究平台连续8年发布中国品牌发展报告。

(高迁古村数字记忆网站成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中第一个单村特展并上线“学习强国”平台)

(布达拉宫贝叶经修复现场)

(标准研究团队代表性成果和所获荣誉)

(品牌信息分析综合研究平台的主要成果)

05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

构建数据与智能时代“独树一帜”的一流计算机学科

在萨师煊、王珊等老一辈学者的开创和接续引领下,中国人民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在中国最早建立数据库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体系,长期坚持不懈努力奋斗。面向数字经济等重大国家战略,人大计算机以建立“以数据为中心”的计算机学科自主知识体系为己任,构建在数据库、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独树一帜的计算机学科。


一、长期坚持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据库系统研究

编撰了国内第一部《数据库系统概论》教材,累计销售380万余册,对一代又一代数据库人才培养做出了卓越贡献,获得首届国家优秀教材奖。数据库课程荣获第一批国家级一流课程,牵头教育部第一批数据库虚拟教研室和101计划数据库系统课程建设。研发的数据库系统关键技术支撑了金仓数据库产品持续发展,在信创市场销量第一,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是人大首个国家级科技奖励。王珊教授先后获得IEEE TCDE卓越服务奖和CCF最高科学技术奖。学科先后与华为、腾讯成立协同创新实验室,合作开展数据库技术研究,其中自主可控金融级数据库成果获得2022年深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数据库系统概论》教材目前已出版至第五版,先后获得多项国家级荣誉)

(计算机学科研发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高可靠、高安全性、高性能及大数据支持技术获得201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左起:张孝、任永杰、杜小勇、王珊、陈红、李翠平))

二、积极参与国家大数据发展战略,助力我国数字化转型

学科提出“以数据为中心”的自主知识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开设的图灵实验班入选教育部拔尖计划2.0基地,学生学科竞赛成绩突出,教学研究成果“以数据为中心的计算机特色领军人才培养–图灵实验班的教改实践”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学科牵头建设两个大数据领域的教育部重点科研机构,参与建设大数据系统软件国家工程实验室,学科教师在国家大数据标准制定、大数据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三五”期间,学科教师牵头承担两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经费合计7960万元)、国自科重点项目群“政府治理大数据”项目,获得2021年中国计算机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

(信息学院学生团队获得首届OceanBase数据库大赛冠军,《北京日报》《北京青年报》进行了报道)

(图灵实验班学生获ACM-ICPC亚洲区金牌)

(信息学院学生团队获得第十五届全国大学信息安全竞赛一等奖)

三、勇立时代潮头,建设“有温度的人工智能”

作为计算机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高瓴人工智能学院负责建设的人工智能学科发展迅猛,“有温度的人工智能”彰显人大特色。根据国际计算机学科排行榜CSRankings统计,人大在人工智能领域排名位居世界前列,互联网与信息检索方向连续两年排名世界第一。研究成果获评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新一代智能搜索与推荐”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获批。研发首个中文超大规模多模态预训练模型“文澜”,产生广泛影响。学生培养成绩斐然,多名学生获得吴玉章奖学金、CCF优博、微软学者奖学金、百度奖学金、字节跳动奖学金等荣誉。


(2019年4月22日,中国人民大学高瓴人工智能学院成立)

(高瓴人工智能学院王涵之、周昆两位博士生获评2022微软学者奖学金)

06 外国语言文学学科

推动中外文明文化互鉴,打造外语人才培养高地

作为人大设立最早的专业,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与新中国外语教育始终同向同行,在中外文明文化交流发展进程中,立足时代前沿,将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勇争一流。

一、拓展国际传播外延,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与互鉴

2022年,教师获“鲁迅文学奖翻译奖”“傅雷翻译出版奖”等翻译领域顶级奖项;学院率先设立“国剧海外传播工程”,迄今已出版二十余部作品;翻译出版“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研究丛书并成功实现海外传播。学院教师近五年出版译著五十余部,翻译实践、教学与研究成功辐射学生培养,仅2022年一年,学生就获得45项翻译比赛奖,师生共同参与拓展国际传播内涵与外延。

(翻译领域顶级奖项及国剧海外传播出版)

二、聚力打造学科增长点,开拓特色科研方向

学院以新增的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二级学科为平台,整合语言学科研团队,拓宽非通用语种发展空间;以“美国族裔文学中的文化共同体思想”“弗洛伊德翻译研究”等国社科重大、重点课题带动特色科研方向的发展,创建外语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和理论体系。近年来,学院教师获得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美国文学研究会等多个省部级及协会奖。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立项及各级各类教学科研成果奖)

三、聚焦区域国别学研究,带动外语学科发展

学院以区域国别学作为学科发展轴心,结合外国语言学、文学及翻译学原有传统优势,开拓学科发展的新空间。澳大利亚、德国和日本三个区域国别研究中心整合学校和社会资源,在资政育人、文化传播和人文交流等方面成效突出;2022年,学院举办“回望1970年代和展望全球化未来——以交流促转变与中德/中欧跨文化合作”国际会议,在国内外产生良好影响;英语系连续举办13届的人大-辅仁大学研究生论坛已成为品牌项目。学院与中法学院、国际组织学院联手打造国际化学习基地,以培养精英国际型人才为目标,储备任职国际组织人才、助力中国参与全球治理贡献力量。

(区域国别论坛)

四、守正创新,建设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高地

以国际胜任力为目标,打造国际新闻、涉外法治人才等实验班,发起成立北京市高校外语课程思政联盟,体现人大思想引领和党办大学的担当;服务学院和全校语言教学,荣获多个奖项。建成国际会议口译、跨文化交际和智能写作一体化智能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为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复合型人才打造高地。今年,学生获得中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全国亚军,“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北京赛区决赛一等奖等多项大奖。

(具有人大特色的课程思政与虚拟仿真培养平台)

砥砺奋进,大有可为。中国人民大学力争到2037年建校百年之际,主要优势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其中若干学科成为世界顶尖学科,成为世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教学领域的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